央廣網北京9月30日消息(記者胡波)今年中秋、國慶節雙節疊加,假期時間長,是年內最長的法定節假日。從多家旅游企業發布的數據看,這個假期旅游市場有望延續今年以來的火熱態勢。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系列報道《旅游消費新趨勢》今天聚焦:“度假游”進入快速發展期。
放松、調整情緒成為當下不少人外出旅游的首要目的,旅游觀念從“參觀打卡”“到此一游”演變為更注重體驗的“沉浸式”出游。人們更樂于選擇一地深度游、無景點出游,希望通過交通、美食、活動等方式感知某個地區的文化,在旅游中充實自我,學習新知識。
喜歡“一地深度游”的李女士,這個假期要帶孩子前往云南麗江,去當地的書房讀繪本、去手工坊做手工,慢節奏地“打卡一座城”。“我們的節奏是很慢的,我覺得這些活動很有意義,比帶他們去逛街之類的更有意義。”李女士說。
今年,“無景點”旅游成為很多人的新選擇。一些消費者說,與其在各個景點間疲于奔命,不如在一個地方悠閑地待上幾天,時間全由自己支配,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有消費者表示:“我覺得這種方式挺好的,省了景區門票不說,想去哪玩就去哪玩,沒有什么約束。”
中國旅游研究院此前發布的《2023中國旅游度假發展報告》顯示,我國度假旅游進入快速發展期。很多度假旅游者喜歡深入目的地的各個角落,體驗地道的當地生活方式,也就是美食、美景、文化生活,正所謂“景觀之上是生活”。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介紹:“從調研的數據上看,廣大游客到了旅游目的地,更加強調周邊的自然風光、人文環境是不是能夠滿足自己度假休閑的需求,也就是說游客在旅游的過程當中,一方面還會繼續去看那些美麗的風景,但同時也關注這個風景之上的美好生活。從旅游動機的結構性數據來看,休閑度假旅游的動機在全部旅游動機中間已經超過了20%。”
攜程在節前發布的中秋國慶假期出游趨勢預測顯示,休閑度假游成為越來越多游客青睞的旅行方式,今年假期家庭出行的一大特色就是“飛一城,待一周”。
攜程公共事務部總監陳理楠說:“從機票預訂可以看出,家庭出行飛往城市更集中在單一目的地,且將近60%停留天數在4-7天。從這個角度看,能夠提供深度旅行體驗的目的地城市對度假群體吸引力更高,而多人、多天的停留也將為當地帶來更多的消費,打造適合度假出游的機酒文旅產品勢必也更受度假客群喜愛。”
飛豬平臺的預訂數據也表明,“90后”的旅行者更加注重新奇感受和深度體驗,深度自駕游是他們的最愛。飛豬工作人員介紹:“除租車自駕游之外,包車/船一日游、飛機/直升機觀光游、親子研學游、熱門體育賽事‘觀賽游’等豐富多元的產品也越來越受歡迎。”
此外,同程研究院近期發布的《中國旅行消費趨勢洞察白皮書》指出,相對于傳統的景點和酒店等消費元素,“深入一地旅游”更受關注。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程超功表示:“在旅行消費多元化趨勢之下,消費者更傾向于拋開游客的身份,像本地人一樣體驗當地生活,品嘗本地人喜愛的美食,體驗本地人常去的休閑度假場所,放慢旅行的節奏,探索本地的街巷及人文歷史。從聚焦單一目的地向‘在地化’方向發展,這是一個大趨勢。”
當前,我國正在構建主要面向國內旅游者的國家級和省級旅游度假區體系。這對于越來越受青睞的“度假游”來說意味著什么?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分析:“沿海地區的度假旅游建設已經成了規模,成了體系。無論是從三亞、北海為代表的海濱度假;還是以太湖、洱海和滇池為代表的湖泊型度假;以及包括東北的森林、康養、滑雪,冬夏季的度假,這一批設施都建設起來了。從城市節點上看,無論是北戴河、雞公山、廬山、莫干山這些山岳型的度假,包括峨眉山,都成了吸引周邊客源市場重要的度假旅游目的地。從政策上去看,無論是‘十四五’的旅游規劃,還是中央決定要建設一批世界級旅游景區和度假區的戰略部署上去看,也迎來了政策效應釋放的一個利好。所以從旅游需求,度假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政策支撐。我們說度假旅游正當時,已經到了發展度假旅游的好時候了。”